查看原文
其他

心地因果与吉凶祸福——《心相篇》讲记3

刘宏毅博士 十念生 2019-04-14

17、鄙吝勤劳,亦有大富小康之别,宜观其量;奢侈靡丽,宁无奇人浪子之分,必视其才。

   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,关键看其人的心量;挥金如土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,关键看其人的才学。

“鄙”是心胸狭窄,容不得人和事;“吝”是吝啬、自私,什么都舍不得。仔细区分起来,吝啬与自私在本质上还不一样。自私的人宽己吝人,对别人舍不得;吝啬是对自己、对他人都舍不得。吝啬在管理学上叫节流,勤劳是开源,二者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发家致富。乡下的土财主大都是这样“鄙吝勤劳”的人,一辈子舍不得吃,舍不得喝。在土地运动中,这样的人被戴上个地主的帽子,一辈子都不得翻身,你说冤不冤呢?

一个既节俭又勤劳的人,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,如是因如是果,这是一定的。但人生又有大富与小康的不同,这又是什么道理呢?中国文化讲究“小富在勤,大富在天”,大富需要有大福报、大福德,这就是在天,俗话说的看你有没有发财的命。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管手段和过程,如果为富不仁地聚敛财富,是自取祸尤的死路。勤劳、惜福、再加上布施(付出爱心),才是大富的根。天道酬勤此为原因之一;惜福的人积德,德为摇钱树的种子此为二;布施为舍,舍得舍得,舍才能得。老子说过“愈给人己愈有,愈与人己愈多”。大富小康除了节俭勤劳以外,还要看人的心胸气度、慈悲喜舍的心量、为善布施的数量等等,所以这里才说“宜观其量”。句首的鄙字就是心量狭小的意思,与这里的量字构成强烈的对比,暗示我们如何才是求大富大贵的坦途正路。

人间的财富像天上的云一样在不停地飘动,所以叫做“通货”。财富必须在流通中才有意义,囤积居奇只能召来灾祸。有人说“财富像堆肥一样,不把它散布到田地里去,它除了发臭,一无是处”。我们不要以为钱财在谁的名下,就真的属于谁,那就错了。对钱财我们只有管理权,没有所有权。基督教里有一种说法:世间的钱财,是上帝暂时委托你管理的。管理得好,上帝就让你多管一点,多管几天;管理得不好,上帝就收回管理权,不让你管了。财富只是福报的形式,不是结果,财富带来的结果应该是幸福和快乐,而这种幸福和快乐,是自己将财富用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,就像一个厨师苦心准备的菜肴被客人吃个精光还赞不绝口,那个厨师尽管累得很,但一定很开心,这叫做“施比受乐”。

一个人心量大、志向大,天地赋予你的舞台就大,孟子所谓的“天降将大任于斯人”,这个人的天命就大。天命大的人掌握的财富数量也大,因为财富在你手里可以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,可以为人群造福。相反的,如果一个人心量不大,只有自己,你所掌握的财富也就大不了,因为财富在你手里不但发挥不了作用,反而能给你带来灾祸,是害了你。

下一句“奢侈靡丽”的靡字,本义是奢侈、浪费,靡丽是奢华、美盛的意思。“奢侈靡丽”的人也分为两种:一种是恃才傲物、视金钱如粪土的人,这种人多为鬼才奇士;另一种是纨绔子弟、专爱耍阔气、摆谱儿,其实是草包肚子、绣花枕头,二者的区别就在有没有真才实学,所以此处才说“必视其才”。例如中国近代史上,有一个著了名的“奢侈靡丽”的奇人张伯驹,他与张学良、溥侗、袁克文一起,被人称为‘民国四公子’。

张伯驹(1898~1982)字丛碧,河南项城人,他曾将10件书画珍品献给故宫博物院,其中有李白的《上阳台帖》、杜牧的《张好好诗》、范仲淹的《道服赞》、黄庭坚的《诸上座帖》、赵孟頫的草书《千字文》等。最有价值的两件是西晋陆机的《平复帖》和中国传世最古老的山水画—隋朝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。

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,曾当过直隶总督和河南都督。他本人入过军界,搞过金融,最后成名在诗词文物。张伯驹擅诗词曲,以词为最,是李后主、晏几道、纳兰容若一脉传流下来的词学大师,早年名作《丛碧词》斐声词坛。

他几乎用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乃至房产,收购中国的古董书画。他自己曾说:“陆机的《平复帖》是用四万大洋从溥心畬手里买下的。买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,是我把公学胡同的一所宅院(据说是李莲旧居)卖给辅仁大学,再用美元换成二百二十两黄金,又变卖一件首饰,凑成二百四十两,从玉池山秀老板那里弄来的。《三希堂帖》、李白的《上阳台帖》、唐寅的《蜀官妓图》,当时老袁的庶务司长郭世五,愿以二十万大洋卖给我。我一时搞不到这么大数目的钱,只好先付六万大洋的订金,忍痛把《三希堂帖》退给郭家。范仲淹手书《道服赞》是我用一百一十两黄金购来的。

不知情者,谓我搜罗唐宋精品,不惜一掷千金,魄力过人。其实,我是历尽辛苦,也不能尽如人意。因为黄金易得,国宝无二。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,是怕它们流入外国。所以我从30岁到60岁,一直收藏字画名迹。目的也一直明确,那就是我在自己的书画录里写下的一句话──予所收藏,不必终予身为予有,但使永存吾土,世传有绪,则予为是录之所愿也。”

从张伯驹的故事,我们才知道什么是“奢侈靡丽”的奇人。

 

 

18、弗以见小为守成,惹祸破家难免;莫认惜福为悭吝,轻财仗义尽多。

  “见小”与“守成”讲的是不同类型的两种人,有本质上的差异。“见小”是见识浅薄,只顾眼前的小利益,这种人往往都贪小、爱沾小便宜。究其本质,犯了一个贪字,所以只见铒而未见钩,只见蹄而未见荃,只见利没想到祸,其结果,自然是“惹祸破家难免”了。

人为什么会有祸?因为积恶,是小恶的不断积累。为什么会有福?因为积善。所以“福将至,观其善必先知之;祸将至,观其恶必先知之”。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,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。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,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。所以古人告诫说:“毋以恶小而为之,毋以善小而不为”。

“守成”是守把着祖宗开创的基业,这种人虽然自己没有本领继续开拓,但却能够保证祖宗的基业不败在自己手里,留待有开拓能力的后代子孙出现,所以能守成的人也非常难得。耀祖光宗的开拓者毕竟是少数,能守住家业不衰败,已经要烧高香了。看看历史上的帝王录,大都是前两代人打天下,大概从三代以后就转入“守成”,接下去就要败家了。

以276年的清史为例,如果抛开民族情绪公正而论,有清一代是既汉唐之后,中国历史上第三大盛朝。其间,国家的疆域最广、人口最多、物资最丰厚,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最前列。康雍之后,进入守成阶段,从道光朝开始就败家了。以后割地赔款,不一而足,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,天命气数已尽。但要说哪一位帝王卖国,实在也是冤枉人,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”,那个时代的国家是皇权的私产,不同于现在的公有制,可以让你不负责任地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割地赔款等于割肉卖血,但有一线生机,有哪一位皇帝愿意干呢?可见,能守成的已经很不易了。

“惜福”与“悭吝”也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。表面上看起来,二者都有抠门小气与“舍不得”的特点,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。惜福是爱惜东西,不浪费物力;悭吝是对什么都舍不得。悭吝的人多吝人宽己,是自私;惜福的人多吝己宽人,属无私,是中国文化推崇的行为准则之一。

古人说:“一丝一缕,当思来处不易”。佛门的饭堂叫做斋堂,又叫五观堂,僧众进食前要施食,进食后要回向,进食中还必须心存“五观”(五种观想),第一观就是“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”。要带着感恩的心情受食,不能计较食物的好坏,不能作贱饭粒,当思粒米维艰,来处不易,应该想到农夫的辛苦。

惜福的人,每每珍惜一粒米、一滴水,自己甘愿生活节俭,过苦日子,却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倾囊而出去救济世人,这是菩萨的事业,是每一个行菩萨道的人要走的必由之路。

天津有一位叫白芳礼的老人,七十四岁以后还靠蹬三轮车、摆地摊,挣下三十五万元人民币。老人家自己一贫如洗,却将积攒的钱全数用来资助贫困的学生,共有三百多个学生,包括藏族学生,受到过老人的救济。直到他九十三岁逝世,人们才发现老人家自己的存款余额是零,而那几十万块钱,是老人一滴汗、一滴血靠体力赚来的。

另一位五十二岁的姚姓老人,在海南靠捡破烂、打杂工为生,却在十七年时间里,收养了十七名被人遗弃的女婴。请问这样的行为不是菩萨行是什么?这样的行者不是菩萨又是什么呢?

  

19、处事迟而不急,大器晚成;己机决而能藏,高才早发。

  “处事迟”的意思是沉着从容,谋定而动;“迟而不急”是要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与余地。“弓开没有回头箭”,决策一旦实施起来,再想更改就难了。所以为人也好,处事也好,都要迟而后发,要一慢二看三通过,不能急躁冒进,越是大事越是如此。这也正是老子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的道理。

“大器晚成”是老子《道德经》上的话,老子说“大器晚成,大方无隅,大音息声”。高潮往往在后面,从来好戏都是用来压轴的。“迟而不急”不是天生来的“慢性子”,而是有定力、有学养、有人生体悟的智者。遇事就躁动不安,自己先乱了方寸,自处且不暇,如何能够治事呢?

此外“处事迟而不急”,是针对大事、急事而言,并非鼓励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急。古人还有“急事宜缓办,缓事宜急办”的处事原则,急事不能急着处理,以防忙中出错;缓事要尽可能的快办,敏则有功。

“机”是枢机、枢纽,是一件事情成败的中心环节,所以将带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叫做军机、机密。“己机决”是自己已经对要事做出了决定。“能藏”很不容易做到,所以自古以来,无论在官在私,保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孔子在《易经·系辞》中说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,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”。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,乱子大部分都出在“己机决而不藏”,让别人占了先机,自己反而乱了阵脚。所以任何事情在没有成功以前,都要深藏不露,要小心谨慎,这是古人总结了多少教训得出来的经验。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,很年轻就能走运得志,代表人物就是康熙。

康熙八岁登基,四个辅政大臣中的鳌拜专权,不将皇帝放在眼里。康熙为此忍了六年,到十四岁时亲政,鳌拜不但不交出权力,反而更加专横。康熙决定除掉他,但鳌拜长期把持朝政,树大根深,稍有不慎走露了风声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于是康熙就训练了一批腰腿灵活的少年,每天都在皇宫里面练习摔跤游戏,鳌拜见了好笑也没有放在心上。哪知就是这批少年,以游戏玩笑为名制服了鳌拜,这一年康熙才十六岁,是名副其实的“高才早发”。其实康熙很早以前,就已经将“平三藩”等几件大事写在柱子上,可见其“己机决”之早,“而能藏”之深了。

  

20、有能吝教,己无成子亦无成;见过隐规,身可托家亦可托。

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有才能而不肯教给他人,自己不但没有成就,子女也一无所成;见到他人有过错,能够在暗中规劝的人,是可以托身寄家的高义之士。 

“吝教”是自己有才能,却吝啬保守,不肯教给别人,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,叫做“不吝赐教”。人要想生活得幸福美满,远离灾难痛苦,一方面要惜福,另一方面就要多做布施,也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,“接受”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,“付出”带来的快乐才能长久。佛门僧众结斋时都要唱诵:“所为布施者,必获其利益,若为乐布施,后必得安乐”。布施是因地上的行为,必将产生相应的果报,所以修福得福,修慧得慧。愈与人己愈有,愈给人己愈多。

布施又分为财布施、法布施与无畏布施三类,各有其不同的果报: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。“不吝赐教”属于法布施,必获聪明智慧的果报,而“有能吝教”也必会得愚昧拙笨的果报。

天生能人本为的是帮助笨人,天生智人本为的是帮助痴人,天生富人为的是帮助穷人。能人不帮助笨人是违天命,果报是能人变苯,且祸及子孙;智人不帮助痴人,智者变痴;富人不帮助穷人,富人变穷,也都会殃及到子孙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太多了。名家的后代大都无名,富家子弟除了钱穷得一塌糊涂,艺术家的子女偏偏不喜欢老子的艺术,聪明绝顶的父母却专门生白痴儿子。他们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还在怨天怨地,我们用因果之眼却看得清清楚楚,这就是如是因,如是果的回报。人人都是自作自受,没有人能够例外。

“见过隐规”是暗中规劝,在没有人的地方,关起门来互相谈心,指出对方的缺点。在对待批评的态度这一点上,东西方文化是不一样的。西方人率直,为人处事讲究直来直去,整个社会都如此倒也自然而然。东方人含蓄,教育批评都讲究点到为止,剩下的让人自己去反省,所以“劝人于暗室”,为别人隐恶扬善,是宅心仁厚的表现。

看到朋友的过错,要在暗中悄悄地规劝,虽然对方未必一定感激,但是至少他不会恨你。相反,如果你不分场合对象,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指责别人,尽管你说的有理,但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。人有脸,树有皮。保全他人的尊严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。所以,赞美他人尽可以放开喉咙,批评他人时切记要咬住舌头,批评得过了头要结怨的,那就与批评的本义初衷大相径庭了。

  

21、知足与自满不同,一则矜而受灾,一则谦而获福;大才与庸才自别,一则诞而多败,一则实而有成。
    知足与自满可不一样,知足的人守本分、不做非分之想。“不争不贪,福禄无边”。所以“谦而获福”。“矜”是骄傲、自满、自大,傲慢人召灾,这是迟早定会发生的事情。

《尚书》中说: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。《易经》中也说:“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”。天道其实很简单,就是过分的要受制裁,吃亏的要受补益。世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恭敬喜欢,对傲慢无理都深恶痛绝,因此祸福虽说是天道,其实也是人情,虽说是天降,实乃自做,因此讨了人间的便宜,必吃天道的亏;贪了世法的滋味,必召性份的损。

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:智慧、学识、能力都很高,既有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的人是大才,也就是管理学上说的开拓型、领导型人才。“庸才”并非一无是处,好歹他也是“才”,但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平庸,只会吹,具体干事一塌糊涂。

虚妄不实的话叫做“诞”,总说些“假大空”的话,被称作“扯诞”。历史上著名的庸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。
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载:战国时期,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,大败入侵的秦军,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。其子赵括,少学兵书,所知甚多,“以天下莫能当”,谈论起兵法,赵奢也被儿子驳得哑口无言。赵奢却很替他担忧,认为如果赵国用他为将,定遭惨败。

公元前259年,秦军来犯。赵军在坚持抗敌。其时赵奢已经去世,由廉颇指挥赵军。秦军因无法取胜,就用反间计,派人散布“秦军最惧赵奢之子赵括”的谣言。赵王上当,派赵括替代廉颇。蔺相如对赵王说:以赵括为将,如同胶柱而鼓瑟。赵括只知读兵书,用他为帅,必酿大祸。无奈,赵王不听,固执己见。

赵括自以为会用兵,全盘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,结果秦赵长平一战(今山西高平县附近),四十万赵军尽数被歼,赵括自己也被乱箭射死。赵国自此元气大伤,再也无力与秦国抗争了。

  

22、忮求念胜,图名利,到底逊人;恻隐心多,遇艰难,中途获救。
    忮zhì在这里是固执、刚愎的意思,“忮求念胜”是不顾一切地为了取胜。求上进、争上游不是不对,问题在强念固执,不顾一切的“忮求”;再加上动机,目的是什么?图名利,这就使得一个人在竞争中只盯住眼前的利益,无暇统观全局,其结果必定要逊人一筹。

世界上的事,不努力得不到,努力了有时候也不一怎么样。“三分人力七分天”,人算不如天算,不信命不成的。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一个成功的人下面都多少人垫底,我们只求尽心尽力,成就与否要看天命时运了。

世人愚昧,不懂得也不相信这个真理,以至于为名利送了自己的性命。而仁慈隐恻的人是替天行道,纵使遇难也没有送命的道理,因为他福大、命大、造化大。

恻隐,也称为隐恻,是见人不幸而心有不忍,是仁慈心的表现。其中“痛之深为隐,伤之切为恻”。孟子说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”。这是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提出的“四端”(做人的标准),以恻隐之心为首,没有恻隐之心就失掉了基本人格。能救人于危难之中,是有大福德的人,积的是阴骘,报应最快也最大。

历史上有一个“疗雀饥全家免难”的故事。古代有个柏之桢,他是河南人,心地善良慈悲,常常怜虫喂鸟,每到吃饭的时候,都会有鸟雀飞到他家来。冬天下雪时,他怕鸟儿找不到草籽挨饿,就在雪地中辟出一块净地,撒上碎米,让鸟雀啄食。

有一年闹土匪,流寇攻进县城,烧杀抢掠,眼看大难将至。来到柏之桢家的时候,看到有成千的鸟雀集在台阶上和屋檐下。土匪以为一定是无人居住的空房子,就散去了。全家老少二十余口,个个安然无恙。

动物救主人的故事在今天也不胜枚举,这都应了“恻隐心多,遇艰难,中途获救”这句话了。
 

23不分德怨,料难至乎遐年;较量锱铢,岂足期乎大受。

  “德怨不分”的有两种人,一是视众生平等,德怨一如,这是圣贤的境界;二是浑浑噩噩,只知有怨不知报恩的愚人。《弟子规》中说:“恩欲报,怨欲忘,抱怨短,报恩长”。不念恩专记仇的是小人,这样的人自消福报、折损寿元,很少有健康长寿的。原因就是《感应篇》中所说的:“天地有司过之神,依人所犯轻重,以夺人算。算减则贫耗,算尽则死”。

“遐年”即遐龄,百岁为上寿曰期颐,八十岁为中寿曰耋,九十岁曰耄,因此“遐年”为尊老年人高寿的敬语。

儒家是入世法,要保证全社会的稳定,就一定要有行为规范,就不能不分德怨。儒家不是反对“众生平等”而是认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。能够“抱怨短,报恩长”已经很了不起了。孔子就反对“以德报怨”的做法,一旦如此,你将“何以报德”呢?这不是忠奸不分,是非泯灭了吗?所以提倡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(《论语·宪问》)。也就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面对有负于你的人。打不还手是要分对象的,不能学呆了。

“较量锱铢”是斤斤计较,为一点小利争个不休。“锱铢”是古代的重量单位,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,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

有一类小蟑螂、小老鼠格局的人,天生器量小不堪大受,过分要求会要了他的命。人多是算小不算大,喜欢计较小利,量小必薄福,自然享不了大福报。俗话说“傻福、精穷”,不计较、肯可吃亏的人有福,越能算计的精人越穷,因为自己的福都让自己给算计光了。

媒体上曾有一篇报道。有一个女工生活非常困难,本人下岗,丈夫的工作也丢了。全家人无饭吃,无房住,孩子无钱上学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一个善心老人帮助她安排工作,并将自己的房子借给她们,使他们一家人有饭吃,有地方住。不料想,这个女人不但不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,反而黑了良心,谋夺老人的房产,贪污老人的钱。结果有一天,忽然无故跌了一跤,把手臂跌断成了残废,正所谓“人算不如天算”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,

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

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、众读者、转发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⊙部分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⊙转发分享至朋友圈,福慧日增,功德无量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